热门搜索

完美缝合≠无疤:疤痕形成的深层真相

  当我们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疾病或处理外伤时,常常会寄希望于医生专业的缝合技术,期待它能像魔法一样让皮肤恢复原样,不留痕迹。然而,现实是,即使采用了较细的缝线、较完美的对合技术,手术依然几乎必然会留下一条长久的痕迹——手术疤痕。这不禁让人疑惑:为什么已经如此细致地处理了,还是无法避免疤痕呢?答案在于,缝合本身并不能改变皮肤愈合的基本生物学规律,它只是一种优化手段。真正决定疤痕是否明显的,是更深层次的因素。

  首先,手术本身是一种可控的、有计划的创伤,它必然切开了皮肤的,包括表皮和真皮。正如第二篇文章中所阐述的,任何深及真皮的损伤,其修复方式都是纤维化修复,即通过形成疤痕来连接组织。外科缝合的首要目标是功能性恢复:止血、闭合死腔、减少组织张力、为愈合提供一个稳定且对位良好的环境。它旨在减少疤痕,而非消除疤痕。一条纤细、平整、颜色接近肤色的线性疤痕,正是成功缝合的标志。

  那么,除了缝合技术,哪些才是影响手术疤痕明显程度的关键因素呢?皮肤张力。这是较重要的因素之一。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自然张力不同,如关节、胸前、后背等处的皮肤张力较大。即使缝合得再好,持续的高张力也会不断地牵拉愈合中的伤口,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更多的胶原来对抗这种拉力,从而导致疤痕变宽、增生甚至凸起。第二,遗传体质。个人的基因背景决定了其炎症反应的强度和疤痕形成的倾向。一个有瘢痕疙瘩家族史的人,哪怕做一个微小的手术,也可能触发严重的疤痕增生。第三,切口的方向。顺着皮肤自然纹路(Langer's lines)的切口,愈合时受到的张力小,形成的疤痕往往更不明显;而垂直于纹路的切口,则会承受更大的张力,更容易形成明显的疤痕。

  第四,术后护理。缝合只是开始,愈合过程长达数月甚至一年以上。术后是否发生感染、是否有合理的减张措施(如使用减张胶布)、是否避免了紫外线照射(导致色素沉着)、以及是否在早期进行了抗疤痕处理(如使用硅酮凝胶或硅胶贴),都会较大地影响疤痕的外观。因此,理解手术必然会留疤这一事实,并将关注点从“如何无印记”转移到“如何获得较佳愈后效果”上,是更为科学的态度。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,了解疤痕风险,并在术前、术中、术后整个过程配合,共同管理,才能得到一条较不引人注目的手术痕迹。

热门文章推荐